首页 文化交流,承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

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展
2021/9/17 10:36:32 6 2421

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展


       近日,由中国侨联、全国台联、人民日报海外版、《快乐作文》杂志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落下帷幕,承德市共有12279名高中学生参赛,甄选上报征文1015篇。其中,获得大赛一等奖16个,二等奖42个,三等奖72个,林永湘等78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,白凤武、刘艳红、翁黎明、黄丽丽获优秀教师组织奖,马莉、杨志颖获优秀组织个人奖,滦平一中、围场一中获优秀组织示范校,市侨联、围场县委统战部、滦平县委统战部获优秀组织单位。

      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每届都有海内外数百万高中生参赛,目前已成为一项规格最高、参赛范围最广、参赛人数最多、影响力最大的华人青少年中文写作比赛,我市青少年学生在历届大赛中成绩喜人。为充分发挥优秀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,推动运用文学艺术形式讲好承德发展故事、展示承德魅力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,特开设专栏对历届大赛获奖作品进行展示。

《东方欲晓,少年愿行早》作者:郭淼

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

        云山苍苍,溪水潺潺。楚囊之情,百世流芳。

        《史记·魏世家》曾有言:“家贫则思良妻,国难则思良相。”我们生逢盛世繁华,一片祥和。虽无烽烟四起,但困难仍存。吾辈青年更当砥砺前行,立鸿鹄志,做“行早”之人。

        少年负扛气,奋烈自有时。

       青春,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。少年稚气未脱,眼中光芒万丈。岳飞“精忠报国”的理想,刻在少年们的思想上;梁红玉“披荆棘以立军府,与土卒同力役,亲织薄以为屋”的精神印在少年的骨子里;周总理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哲言烙在少年的心里。纵观百代,卷帙汗青中的巾帼抑或须眉,壮气满襟,抱负不凡,满是风云之志。酌古御今,吾辈青年亦躬行实践。从机耕泥路到公路成网,铁路密布;从资源稀缺发展成西气东输,南水北调。今天的中国,高铁奔驰,飞机翱翔,天堑变通途;脱贫攻坚,全面小康,走向繁荣富强。我们青年也为国家鞠躬尽瘁。我们有如冯骥才笔下“又热又辣又爽又嘎又不好惹”的来自天津的维和兵——张钦。有如泰戈尔所言“用汗水举行灌顶大礼”的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冠冕的蒋应成……舒婷曾说:“野火在远方,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。”看少年满载盛气,远方在他们坚定的眼神里。

        弓肖霞明剑照霜,秋风走马出咸阳。

       青春,一个想干就干的年纪。少年稚嫩犹在,心中豪气千云。李大钊说过,“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,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,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作。”青年人肯听肯做,不去做虚无的幻想,把握好当下,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。正如物理界冉冉开起的新星曹原,他年轻有为,有宏阔的眼界与胸怀,他将自己的时间奉献给理想,在自己的领域开辟一番天地,于俗世中独善其身,登峰造极也淡然自若,虚心擅学。青年人难得的是王小波口中的“青年人的动人之处,就在于勇气,和他们的远大前程”。是的,后浪们正在以一已之力把传统的变为现代的,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,把学术的变为大众的,把民族的变为世界的。摆脱冷气,有一份热,发一分光。吾辈之才虽不及先贤之能,但时代之后浪,亦可骋目未来,担国之重任。

        孰知不向边庭苦,纵死犹闻侠骨香。

       青春,正是为国请命之时。羡子年少正得路,有如扶桑初日升”,疫情危难之际,青年主动请缨,身先士卒。不满二十岁的抗疫女护士刘佳怡,被记者问道“你还只是个孩子,还需要别人保护“时,她坚定的回答:穿上防护服,我就不是孩子了!”白衣执甲,逆流而上,苌弘碧血,即为战土。

在非典时被保护的孩子,新冠之际,国有召必义不容辞。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,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前辈的衣服,和死神抢人罢了。不畏生死,惟愿国泰民安车水马龙。

        前辈们,请听吾辈少年铿锵立言:但若国难思良相,少年不辞千里也相迎!

(指导教师:刘艳红)

《尺蠖之行 以屈求伸》作者:杨鹏宇

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8班

        汉谚云:“直如弦,死道边;曲如钩,反封侯。”所以,人们对“大丈夫能屈能伸”推崇备至。“屈”让我们看到狂风肆虐中随风倒伏的小草,在风雨停住时扬起它灿烂的笑脸;“伸”让我们痛惜电闪雷鸣里刚毅不屈的大树, 被拦腰折断的残酷。

        很多时候,选择“屈”并不意味着自甘堕落,自我放弃,相反,它恰恰是我们反思过往,积蓄力量的最好时机。

       越王勾践在兵败后选择了“屈”,他心怀丧国之痛却不露半点声色,韬光养晦,寄人篱下,甘做马夫,却谋划着东山再起之举。一面忍辱负重,一面历经磨难,卧薪尝胆,十年生聚,终于夺回江山,并且一鼓作气,灭掉吴国,雪耻复国。试想,如果勾践没有选择委身屈从,恐怕他的三千越甲不过是以卵击石。看来屈中有志,苍天方不复有心人。

       《易》曰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”意思是说,尺蠖每次行走都要蜷曲着身子向前推进,龙和蛇要适时蛰伏,才能得以生存。人生路上,也是如此,有时只有先屈身于黑暗,才能看到广阔的天空。“行莫丑于辱先,诟莫大于宫刑”,司马迁遭受腐刑后,忍受着身残的痛苦、心理的煎熬,世人的不齿,发愤著史,终写就“无韵之《离骚》”。受辱后,生与死都是一种选择,司马迁后半生,用一部《史记》书写了自己人格的高贵,成就了一生的辉煌。

       丈夫之志,能屈能伸。可是在乌江之畔,项羽最终陷入十面埋伏,英雄末路,只有悲壮。此时,这个纵横驰骋,义薄云天的西楚霸王只要肯弯一弯腰,收起那“暗恶叱咤,千人皆废”的匹夫之勇,渡过江东,那么卷土重来未尝不可,然而,他没有,他无颜见江东父老,

他不要别人“怜而王我”,于是一代英雄血溅乌江,在乌江前,他站直了;在青史中,他倒下了。这是何等悲哀,岂是九声“天亡我也”所能掩盖的?

       战场上有屈伸之道,正如人生中有揖让避就。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,处处忍让廉颇,维护赵国团结,以他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的智慧换来了国家的长久稳定,也换来了将相同舟共济的千古美谈。屈中有退,退中有忍,忍中有容,容中自有人生的大智慧;亦屈亦伸,屈伸有节,俯仰有度正是人生的一种高姿态。

然而,在国家危亡关头,置国家利益于不顾,屈服外敌,苟且偷生,丢掉了做人的操守,那便“屈”得毫无意义,理应受到世人的辱驾和唾弃。

        风云聚散,我们体悟到人生坎坷中屈身的智慧与妙神,紧握住一份以屈求伸、能屈能伸的果敢,在人生的跋涉里,不必“大鹏展翅恨天低”,若能做到“尺蠖之行,以屈求伸”,不也是人生的一种妙境吗?

(指导教师:白凤武)

最新相关

最新发布

点击排行